讲座与文章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讲座与文章

裁员方法利弊分析

2018/12/14 9:30:30      点击:

由于劳务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的缩减,很多企业面临着裁员、控制人力成本的课题,

而且在实际的裁员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裁员的方法有哪些呢?

 

1、 经济性裁员

(1)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可以裁减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5条、46条支付经济补偿金。

(2)    分析:这种裁员符合法律的规定,但需要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由于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名义提出的裁员申请,如果企业提交的经营状况资料不符合相关要求(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可能得不到企业工会的同意以及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为了保持就业及社会稳定性的考虑,在企业提出申请时,有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企业需要连续亏损的财务资料才予以批准。另外,这种裁员的对象法律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此种方法受到比较大的裁员制约。

 

2、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1)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5条、46条支付经济补偿金。

(2)                   分析: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但是否完成取决于劳动者能否接受企业的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条件。一般情况来讲,企业如果能够在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上有所增加,比如采用N+2左右的基准,大部分对象劳动者是愿意接受的。当然这种方法有可能不能够100%实现公司的裁员目标。

3、 不当解雇

(1)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    分析:此种方法基本上能够解决裁员的问题,但成本较高。可能会带来非公司裁员对象主动要求公司裁员的问题发生,当然公司是可以拒绝的。

这种情况的裁员也有例外,即劳动者不接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企业应该继续履行。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也有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比如企业设定经济补偿的金额上限,采用劳动者自愿的原则申请,双方同意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了。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企业的裁员往往是有目标性的裁员,即裁减企业不需要的岗位和不需要的人,这种方法就无法实现。另外,裁员的工作是很难的一项工作,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裁员方案,同时,裁员的说明、解释处理也需要一定的人事处理技巧,否则即使你的补偿方案很有诱惑力但也到不到目标。